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田玉龙谈私营企业参与深空探测,及空间技术的

时间:2017-06-14 15:31 来源:国家航天局 作者: 点击:

  6月7日,全球航天探索大会(GLEX 2017)进入第二日议程。中午,举行了题为“探索与太空经济:前沿发展的新范式”论坛。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作为中方嘉宾到会。法国航天局局长让·伊夫·里加尔、意大利航天局局长罗伯托·巴蒂斯顿、德国航天局局长帕斯卡·艾伦福禄特,俄罗斯航天局载人飞行部门负责人瑟盖·卡里卡列夫,欧空局探索部战略规划与拓展办公室主任本哈德·哈芬巴赫,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副局长伊藤靖朗作为论坛嘉宾参加了讨论。会议由意大利航天局战略与工业政策负责人玛利亚·克里斯蒂娜·法维拉主持。

  与会嘉宾们就空间探索与经济发展、探索与私营企业商业机会、航天技术二次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田玉龙秘书长应邀对部分问题做了发言。

  在话题“太空探索只属于航天界吗?有没有一个下游领域正在出现?”中,田玉龙表示: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因为一个商业合作一定要得到公众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我们推动商业合作,包括太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很好的生态环境。

  应该说目前,太空经济或者商业航天在近地轨道领域已经探索出一定的模式,但是在未来的深空探测领域如果要开展商业航天,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商业航天的投资大、风险大。如果创造商机,就需要在探索项目中要充分考虑给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提供能够创造商机的机会,这需要有对应的政策。所以中国航天局也正在研究,在未来月球、火星的探测活动中如何能够让企业参与,通过有效载荷、或是自然开发等,在这些方面我们已经在推动相关的工作。

  在“商业企业可以拥有哪些参与探索活动的潜在机会”话题中,田玉龙表示:如何让中小企业参与到深空探索活动中?我们认为,需要从项目的设立,以及项目的实施,到最后项目的开发利用各阶段,要使私营企业有机会全面参与整个过程。由此建造一个私营企业参与深空探测活动的很好的生态环境。

  空间探索会创造些新的技术,这些新技术应该要更多地向各个领域转化。例如我们在空间探索中运用的信息通讯技术、测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非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何把它转化得更好更快?有两方面需要强调:

  一、技术的投资方,包括政府,要更多地开放政策,要允许这些技术转化;

  二、应该有更多的企业提前参与到技术研发中,这样它就会拥有一定的转化的驱动力。一方面要开发更多的新技术,另一方面,要使这些技术能够更快地实现转化,这需要双方的互相促进。

  在“采用哪些战略可以最大化上游技术向下游转移的效应”话题中,田玉龙表示:中国政府明确一个技术创新战略,认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在一般的工业技术发展中是这样。那么对空间探索领域来说,企业是否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呢?国家航天局正在研究,如何真正从未来的空间探索当中,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那么这就需要从法律上、政策上、和研究的途径上,有灵活的、开放的政策,让企业更多地参与到空间探索活动,我认为这是推动技术转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

  当前中国航天活动的投资和运行主体是政府部门和机构,那么我们也正在探索转型,希望更多的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和社会组织,能参与到政府的探索活动中。为此,我们正在研究政策,推动在技术、基础设施的使用以及共享数据成果方面,让私营企业开始有机会尝试参与。当然,我们愿意和在座的各国的航天机构及企业,开展这方面的合作。

  最后,在讨论“空间技术的商业转化”话题时,田玉龙表示:空间探索技术的商业转化应该说,在中国航天领域还是比较丰富的,目前我们在航天领域的上市公司大概有二十多家,他们都是通过航天技术转化成为上市企业的。我举两个典型的例子,大家到北京开会,可以看到到处是小黄车、摩拜等共享单车,它实际上就是近年以北斗为代表的导航定位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日常交通中。这是太空经济和共享经济结合的一个案例。有许多私营企业也正在研究,如何把这项技术应用在共享汽车和其它共享领域,我认为这有很大的前景,实际上对我们空间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第二个要谈的案例就是太阳能,中国目前是太阳能最大的制造国,也是最大的使用国。而太阳能的技术就源于航天技术。太阳能的发展在中国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我想这对世界太阳能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最近,我们也支持了一些私营企业在现有的太阳能技术方面进一步创新,我可告诉大家,有一家太阳能企业就在现有的太阳能帆板的基础上增加了个简易装置,使太阳能的转化率超过了百分之四十。
 

信息来源:《卫星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