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吴保安介绍2010年广电工作情况和2011年广电工作规

时间:2011-03-23 19:20 来源:广电总局 作者: 点击:

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吴保安答记者问
介绍2010年广播影视工作情况和2011年广播影视工作规划

  1月11日至12日,2011年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结合会议情况,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吴保安就2010年广播影视工作情况和2011年广播影视工作规划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今年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
  答:今年的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十一五”及2010年广播影视工作,分析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11年工作。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太华作了工作报告,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实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广播影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作了总结讲话。
  全国各省(区、市)、新疆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广播影视局,各省(市)广播电视台(总台、集团)、各电影集团,总局机关各司局、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中组部、中宣部、全国人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法制办及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山西广电管理干部学院等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并进行了讨论。
  问:请您谈谈“十一五”时期广播影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答:“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广播影视务实奋进、繁荣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的坚强领导下,广播影视战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坚持继承、改革、创新,坚持求实、务实、落实,以宣传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绩,开创了广播影视的新局面。
  一是广播影视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不断强化新闻立台,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圆满完成党的十七大、北京奥运会等重大宣传报道任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特别是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创造性地做好汶川特大地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推动了新闻宣传的重大改革创新。
  二是广播影视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就显著,农村重点工程解决了上亿群众听广播看电影看电视难的问题;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克服金融危机影响、逆势上扬,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广播影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创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特别是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切实做到“两手抓、两加强”,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更加注重科技进步,数字化新体系基本建立,新媒体新业态加快发展,推进三网融合取得重要进展,安全播出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发展,走出去工作全面加强,国际一流媒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更加注重以管理保导向保安全、促改革促发展,广播影视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五年来,广播影视队伍经受了考验锻炼,能力素质大大提高,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广大干部职工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力明显增强,求真务实、团结进取的风气日渐浓厚。总的看,我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广播影视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深化了对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广播影视发展道路。
  问:回顾近年来的广播影视工作取得的成绩,有哪些经验和体会?
  答: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广播影视发展道路。
  坚持这一道路,就是要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科学把握广播影视面临的形势,努力做到“七个适应”,就是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要求,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适应国内相关行业和国际同类行业激烈竞争的要求,适应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的要求,适应广播影视自身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
  坚持这一道路,就是要立足广播影视性质地位作用,全面履行把握正确导向、确保安全播出、发展事业产业、依法加强管理四项基本职责,特别是要始终以宣传为中心,把把握正确导向作为最大政治、最硬道理、最根本的任务,把新闻立台作为媒体建设首要理念,把贯彻“三贴近”作为加强改进宣传的根本途径。
  坚持这一道路,就是要始终坚持四个重大原则。要准确把握双重属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始终把意识形态属性放在第一位,巩固喉舌性质、坚持党管媒体。要坚持双重效益,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要遵循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规律,特别是要努力找到二者的结合点。要完成双重任务,就是要统筹发展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努力做到两手抓、两加强。
  坚持这一道路,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大发展大繁荣为主题,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内容生产能力、国际传播能力、依法管理能力,实现广播影视又好又快发展。
  问: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做好“十二五”时期广播影视工作有哪些工作着力点和用力方向?
  答:“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广播影视加快转变、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是我国由广播影视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必须准确把握中央对广播影视的战略部署和重要要求,针对广播影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用力方向,努力实现“六个重大转变”。一要加快以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变。二要加快农村广播影视由工程建设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转变。三要加快内容生产由以数量扩张为主向以质量提高为主的转变。四要加快广播电视网由传输覆盖向全功能、全业务转变。五要加快管理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的转变。六要加快由国内为主向统筹国内国际发展的转变。
  问:2010年广播影视内容生产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请您简要介绍一下,2011年广电总局在抓内容生产方面将采取哪几方面的政策措施?
  答:2010年,广播影视内容生产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年电影故事片产量526部,票房突破100亿元、增长超过60%,主旋律影片《唐山大地震》票房达6.7亿元、创国产电影新纪录,《孔子》、《赵氏孤儿》等17部国产影片票房过亿。电视剧产量超过1.4万集,稳居市场主导地位,成为80%观众的收视首选,《毛岸英》、《媳妇的美好时代》等现实题材作品受到群众喜爱。电视动画产量22万分钟,电影动画16部,涌现出了一批民族原创动画品牌,《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票房达1.2亿元。制定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电影纪录片产量16部,多部进入了主流院线。中央电视台开播了纪录片频道。
  2011年,我们将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由生产大国向产业强国的转变。
  一要引导创作、多出精品。建立完善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规律、艺术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体制机制。重点扶持现实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以及工业、农村、少儿、少数民族题材等创作生产,努力推出反映改革开放三十年伟大成就的精品力作。
  二要完善市场、提高效益。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着力打造一批影视制作龙头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培育市场体系,重点实施城镇数字影院建设改造工程,加快中西部地区及中小城市影院建设步伐,强化产业基地集聚、带动功能,办好重要节展。巩固壮大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新业态市场,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
  三要加强调控、促进发展。继续加强国产影视剧播映调控,严格执行黄金时段国产电视剧、国产影视动画和影院放映国产影片的有关规定。扩大国产纪录片播映,各级电视台每天播出国产纪录片与引进纪录片比例不低于7:3。继续加强上星频道电视剧播出调控,切实规范播出秩序。按照提高质量、控制数量、优化结构的要求,加强影视节目引进管理。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去年广播影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和今年这方面工作的具体规划。
  答:2010年,村村通方面,建立了直播卫星服务平台,安装直播卫星设施1350万套,基本实现全国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巩固中央节目无线覆盖成果,加快地方无线工程建设,中央第一套广播电视节目无线人口覆盖率提高到85%以上。西新工程方面,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译制制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电影放映方面,基本普及了数字化,累计组建农村数字院线240条、配备数字设备4.2万套,全年放映电影800万场,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2011年,我们将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改善服务的要求,编制落实“十二五”工程建设规划,抓紧启动今年各项建设任务,努力在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上取得新进展。村村通,要巩固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成果,实施户户通工程建设;扩大无线覆盖成果,加快地方无线覆盖工程建设。西新工程,要进一步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覆盖质量和水平。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要在确保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同时,积极探索自然村、城乡结合部电影放映的新办法,争取实现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每学期组织观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加快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同时,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公共财政保障。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把县乡广播电视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问:新的一年广电总局在推进三网融合方面有什么打算?
  答:广播影视正处在技术变革调整、更新换代时期,必须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以推进三网融合为契机,加强科技规划,完善科技政策,加快科技创新,全面提升科技水平。三网融合是今后一个时期广播影视的工作重点。2010年,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实现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接近8000万,增长超过30%,其中双向用户3000万。今年要适应三网融合要求,加快电台电视台数字化,加快有线网络大容量、双向交互升级改造和网络整合,扩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试点,加快无线数字化,全面推广电影数字化。要把内容创新和业务开发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发展高清电视、视频点播等新业态,开发电子政务、生产生活信息、文化教育娱乐等多样化服务,为群众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为党委政府服务。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要扎实做好试点工作,为广播影视推进三网融合探索有效模式,提供有益经验。推进三网融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维护国家文化和信息安全。广电部门要切实履行内容监管职责,重点建设好IP电视、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确保可控可管、安全播出。
  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广播电视的一场深刻革命,请您介绍一下新媒体发展取得的成绩和下一步发展规划。
  答:去年以来,广电总局积极推动电台电视台开办新媒体,全国共批准开办10家网络广播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着力开发多平台、多媒体、多终端新型节目形态,目前已拥有21个频道。中国广播网实现台网联动,创办了国内首份有声手机报《新闻报纸摘要》。国际在线用户规模增加、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加快,已覆盖320个城市,拥有了一定用户规模,技术标准有望走出国门。IP电视、手机电视特别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在规范中快速发展。目前,共依法批准了594家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从业机构。
  2011年,我们将围绕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重点提升网络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水平。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广播网、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中国电影网要发挥龙头骨干作用,做大做强。总局支持具备条件的电台电视台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引导民营视听网站健康发展。同时,总局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在加强深度覆盖、丰富内容服务、扩大用户规模的同时,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按照现代企业集团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中广传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总局还将加强新媒体管理,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促进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
  问:2010年广播影视改革取得哪些进展?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进一步深化广播影视体制机制改革?
  答:一是电台电视台内部机制改革逐步深化。稳妥推进制播分离改革,电台电视台控股的影视制作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加强频道频率专业化品牌化建设,新增、调整专业广播节目50套、电视节目23套,中央电视台等播出机构探索建立了频道频率制管理体制。劳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江苏等地电台电视台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改革力度加大。二是经营性产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等各项改革任务。全国35家国有电影制片单位、70家电视剧制作机构、204家省市电影公司转企改制。9家广播影视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华策影视、乐视网成功上市。院线建设扎实推进,票房过亿院线达20家,全国新增影院313家、银幕1500多块。三是资源整合步伐加快。上海、北京、湖南等省市成立广播电视台,全国共有244家副省级和地市级播出机构实现两台合并。有线电视一省一网整合扎实推进,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筹备工作有序开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合并重组。
  2011年,要按照中央关于“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围绕“三加快”、“一加强”,把各项改革引向深入。一是要以电台电视台为重点,深化公益性事业改革。需要强调的是,电台电视台作为党的重要新闻媒体和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坚持事业体制,坚持喉舌和公益性质,坚持以宣传为中心。改革中,不允许搞跨地区整合,不允许搞整体上市,不允许按频道频率分类搞宣传经营两分开,不允许搞频道频率公司化、企业化经营。二是要以转企改制为重点,深化经营性产业改革。三是要加快有线网络整合,尽快实现一省一网。同时,抓紧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广播影视走出去的现状,以及2011年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方面的打算。
  答:2010年,广播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国际一流媒体建设取得新突破。中央电视台已建成7大中心记者站、50个海外记者站,初步形成覆盖全球的新闻采编网络,国际频道新闻自采率、首发量、首播率大幅提高,覆盖美国、法国、俄罗斯等141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落地用户超过1.6亿。中国长城电视平台新开播东南亚、澳大利亚平台,落地覆盖不断扩大,全球付费用户突破10万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增两个语种、累计达61种,新建16个境外整频率调频台、累计达51个,每天新增播出时间300小时。二是利用高新技术走出去取得新突破。中国电视长城平台通过IP电视扩大覆盖,欧洲平台央视法语频道、英语新闻频道分别覆盖961万和621万用户,亚洲平台覆盖200万用户和77家酒店。中国网络电视台完成5个海外镜像站点一期工程建设,利用境外内容分享平台发布我电视节目。三是影视产品和服务出口取得新突破。总局与国家进出口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加强金融支持。评审推荐26家出口骨干企业,获得国家财政支持1625万元。云南无线数字电视公司老挝项目等共获得7500万元财政补贴。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举办100次境外中国电影展、展映国产影片578部次,63部次影片在25个电影节上获得89个奖项;电影海外收入超过35亿元,电视剧动画片等产品和服务出口超过8亿元。
  2011年,一要围绕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加快建设国际采编播网络。要做好重要大国、周边国家和热点地区布点工作,提高重要国际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独家报道能力。二要扩大海外落地覆盖。重点做好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落地工作,加大地方走出去力度,形成中央和地方走出去的合力。三要扩大产品和服务出口。要引导企业拓展渠道,改进方式,塑造品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重点扶持传承中华文明、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影视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扩大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出口。
  问:2010年广电总局在依法加强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2011年在广播影视管理领域主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2010年,总局在依法管理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以深入开展抵制低俗之风行动为抓手,加强宣传管理,重点整治婚恋交友类、情感故事类等节目,停播了7个有问题的栏目。
  二是加强播出机构和频道频率管理。严格行政许可,加强监测监管,落实退出机制,严肃查处擅自增设、调整、占用频道频率等违规行为。规范和促进高清频道、购物频道发展,高清、标清同播的卫视频道,高清节目播出率达到70%以上,按照广电为主、规范发展的要求,逐步壮大电视购物产业。节目制作经营机构管理切实加强。
  三是贯彻《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重点整治播出超时、电视剧插播、医疗药品等广告,清理违规广告2200多条次,暂停8家播出机构广告播出,播出秩序大为好转。
  四是加强新媒体新业务管理。严把准入关口,完善互联网视听节目先审后播、特殊时期安全保障等制度,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参与扫黄打非、打击互联网和手机淫秽色情信息等专项行动。全年共查处违法违规视听节目网站420家,关停288家。
  五是加强电视剧管理。颁布实施《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完善备案公示、内容审查、好剧推荐等制度,重点管好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播出。
  六是加强涉外管理。认真履行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监管职责,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整合监管资源,理顺监管体制,加强境外卫视落地管理。积极协调开展打击非法“网络共享”专项治理行动。
  七是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电影产业促进法》立法进程加快,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司法解释制定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制定出台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重要规范性文件。北京、吉林、甘肃、安徽等地方立法步伐加快,全国已出台22个有关广电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加强立改废工作,废止1个规章、175个规范性文件。
  2011年,一要把日常管理和专项治理结合起来。重点抵制低俗之风,治理虚假违规广告,查处互联网有害视听节目和无证经营网站,整治境外卫视传播秩序。特别要建立健全收听收看等机制,确保导向正确。要结合专项行动,把成功做法制度化、常态化,纳入日常管理。二要把传统媒体管理和新兴媒体管理结合起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加强和改进管理,重点完善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系统,建设高清电视、IP电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监管平台,抓紧广电监管中心建设,推进对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统一监管。三要把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建设,强化自教自律功能,使之成为广播影视管理的重要力量。四要把加快立法与强化执法结合起来。重点推进《电影产业促进法》和《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立法,做好10个部门规章和150个规范性文件修改工作。加强执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