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要闻 >

纪念中国首发通信卫星和卫星应用30周年

时间:2014-04-23 23:19 来源:中国卫星协会 作者: 点击:


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
China Users Association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Broadcasting & Television


纪念中国首发通信卫星和卫星应用30周年

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举办纪念活动

 

  今年四月,是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和试验应用30周年。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在京举行纪念报告会,曾参与我国卫星研发的科学家范本尧、周志成,工信部原领导郭炎炎和工信部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出席纪念会。

  1984年4月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并于4月16日定点于赤道太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同志李鹏、田纪云、江泽民、张爱萍、杨得志、余秋里、洪学智、刘华清和胡乔木、宋健等,亲临卫星通信地球站观看通信、广播、电视、图像等传输试验,试用卫星电路与遥远的边疆通话,并现场题写了“通天盖地”、“吉星高照”的题词。同时,我国利用卫星于当年进行了国庆35周年大阅兵实况直播,振奋了国威军威。由此实现了我国卫星应用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中国自主卫星进入了应用阶段,开启了中华民族卫星应用的新时代。

  30年来,我国已经步入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先后发展了四代通信卫星。以卫星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定位、遥感遥测等为代表的卫星应用,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显著提高了国家的信息现代化水平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大会现场

  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举办纪念中国首颗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和卫星应用30周年活动,以回顾中国卫星事业艰苦奋斗的创业历史,展望中国卫星应用发展的光辉前景,激励广大科技人员为实现中国梦创造卫星应用新的辉煌。


工信部领导原纪检组长郭焱炎、总参通信部原部长李云生(右)


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庄国京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右)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刁石京致辞说,卫星通信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民用卫星通信产业收入已超过300亿元,形成涵盖卫星转发器租用、专用和公用VSAT卫星通信网、卫星专线应用、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定位授时等多种卫星应用业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能够为亚太地区提供高精度定位、授时服务;我国自主的第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已在规划中。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核心技术和产品供给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系统集成和应用水平尚待提高,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强调要着重抓好四项任务:抓创新、促融合、保安全、推应用。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围绕产业促进融合发展,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产用合作,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我国的卫星应用事业将迎来辉煌的明天。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刁石京讲话


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委员周志成发言


中电科技集团第54所副总工程师汪春霆发言 

 
电信科技一所
朱德民发言 

 
航天5院西安分院工程师
于洪喜发言

 
原总参卫星地球站主任
张宏顺发言

   

  军队有关部门领导同志也讲了话。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著名卫星专家周志成作了我国卫星领域发展《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电科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汪春霆,电信科技第一研究所朱德民,航天五〇四所总工程师于洪喜,总参原卫星地球站主任张宏顺,《国际太空》执行主编庞之浩都结合我国通信卫星和卫星应用的创业发展之路与取得的光辉成就作了重点发言和精彩演讲。

  下午,来自军队和地方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传媒的技术专家吕智勇、李广侠、赵玉国、刘伟等,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庞之浩发言

 
协会秘书长侯庆国主持会议
 

 
协会副秘书长
汪宏武主持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现场

  会上播放了《通天盖地》专题片,展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卫星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体现了各族人民对卫星应用的热切需求和美好憧憬,展示了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改革创新的崭新风貌和广阔前景。

  《科技日报》、《中国电子报》、《国际太空》、《卫星应用》、《数字通信世界》、《卫星与网络》等媒体都参与并报道纪念活动。 

(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宣传文化部(文) 林玉华  (摄影)齐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