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田玉龙:在2015年中国国际卫星应用展览会的讲话

时间:2015-11-17 20:04 来源: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 作者:田玉龙 点击:


在2015年中国国际卫星应用展览会
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高峰论坛的讲话
国家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航天局秘书长 田玉龙
(2015年11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专家,各位嘉宾:

  很高兴与大家共同参加我国卫星应用盛会,研讨交流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服务和发展大计。在此,我代表国防科工局、代表达哲局长对本次论坛和展览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对本次活动主办方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付出的辛苦努力,致以由衷的敬意!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基本建成完整配套的航天工业体系,卫星研制与发射能力步入先进行列。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高分对地观测等重大专项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在运载火箭方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217次发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明年即将实现首次飞行。在卫星方面,目前我国在轨稳定运行的卫星超过140颗,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卫星应用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防灾减灾以及培育新兴产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手段。民用遥感卫星在轨稳定运行,遥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多万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卫星通信广播、数据中继等卫星通信技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卫星电视直播用户突破3000万。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应用示范已覆盖多个行业领域和10余个省市。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布局“十三五”规划,国防科工局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已全面启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正在组织论证我国深空探测中长期发展战略、实施路线及重大专项任务,这对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转型发展期,技术能力从追赶世界先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服务模式从实验应用型为主向业务服务型为主转变,行业应用从主要依靠国外数据和手段向主要依靠自主数据转变,发展机制从政府投资为主向多元化、商业化发展转变。把握发展机遇,加快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促进航天经济转型升级、培育高端产业的重大战略举措。

  为此,国防科工局作为航天行业管理部门,将会同国家各有关部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谋划,携手共进。在此,我们将采取以下四大举措:

  一是加快推动《空基规划》的组织实施。目前,《空基规划》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启动了科研星先期攻关工作,业务星也陆续立项实施。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开放政策、军民融合政策和卫星遥感数据共享政策。按照“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协同”的发展思路,建立多用户委员会,向全社会开放,更好服务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充分发挥在轨卫星资源效益。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互联网+天基信息”新业态。今年7月27日,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孙家栋院士提出了“互联网+天基信息应用”的思路,李克强总理给予充分肯定。“互联网+天基信息”是天网与地网跨界创新和融合应用的一种新模式,是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更为我国航天产业和卫星应用带来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后续,我们也将加强与国家各部门和用户部门和社会力量合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社会团体等的作用,开放和利用国家已有空间基础设施和地面信息网络,打造“互联网+天基信息应用”的新业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使卫星应用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三是坚持“走出去”战略,大力促进商业航天发展。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商业航天和航天应用发展。今年,国防科工局会同各有关部门下发的《航天“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商业航天,加快推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在法律保障方面,经全国人大、国务院批准,国防科工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启动我国首部《航天法》,在《航天法》中也明确提出支持商业航天的发展。上个月,在武汉召开“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各军工集团、高校、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踊跃参与,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后续我们将加快出台支持和开放对微小卫星及应用产业的政策;探索航天工业化投资的新模式,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航天制造业、航天服务业;出台关于国际合作卫星出口的政策,大力推动宇航产品出口。

  四是坚持内外协调联动,加大国内外两个市场开发。卫星应用发展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兼顾国际市场。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国防科工局与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启动了《“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工程》。优先加强亚太空间和“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充分发挥我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优势和独特作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我们也在开展《空间信息服务“一带一路”的指导意见》编制工作。下一步,《指导意见》经“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审议后,拟联合发改委等部门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正式印发。这里,也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工程建设与应用工作,为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同志们,中国有句古话叫“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坚信在各位领导的支持下,在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空间基础设施的能力和应用明天会更好!国防科工局也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和帮助协会的工作,希望协会进一步当好政府助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预祝展览和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院士专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